园林植物常见七种刺蛾的识别与防治方法

刺蛾类昆虫属鳞翅目、刺蛾科,为园林植物中较为常见害虫。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、嫩梢为害。幼虫呈蛞蝓形,体上常具有瘤和刺,被刺后可引起人和其实动物皮肤痛痒,所以幼虫又称为痒辣子。蛹外具光滑、坚硬的茧。刺蛾种类较多,为害园林植物的刺蛾害虫主要有黄刺蛾、褐边绿刺蛾、双齿绿刺蛾、中国绿刺蛾、桑褐刺蛾等。

刺蛾大多数是低龄幼虫啃食叶肉,使叶片呈网眼状,形成白色圆形半透明小斑,几天后小斑连成大斑。幼虫长大后将叶片食成缺刻和孔洞,严重时只残留主脉和叶柄,或将叶片吃光成为光杆,致使秋季二次发芽,影响植物生长发育,甚至造成枯死。刺蛾的幼虫多具有毒毛,触及皮肤,会疼痛红肿。如不及时防治,有时发生扰民现象。

常见刺蛾的识别及发生规律

黄刺蛾为鳞翅目刺蛾科,别名:刺蛾、八角虫、八角罐、毒毛虫。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。主要危害月季、海棠、枣、紫荆、桑树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杏、山楂、柿、石榴、榆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

成虫:体长12~16毫米,翅展35毫米左右。体肥大,黄褐色,头胸及腹前后端背面黄色。触角丝状灰褐色,下辰须状弯过头顶。复眼球形黑色。前翅顶角至后缘基部1/3处和臀角附近各有1条棕褐色细线,内侧线的外侧为黄褐色,内侧为黄色;沿翅外缘有棕褐色细线;黄色区有2个深褐色斑,均靠近黄褐色区,1个近后缘,1个在翅中部稍前。后翅淡黄褐色,无斑,边缘色较深。腹背黄褐色,足棕褐色。

卵:椭圆形,扁平,长径1.4~1.5毫米,短径0.9毫米。表面有线纹,初产时黄白,后变淡黄色。多产在叶面上,常成数十粒的卵块。

幼虫:老熟幼虫,体长16~25毫米,肥大,呈长方形,体色鲜橙基色为黄绿色。头较小,淡黄褐色隐于前胸第1节下方。前胸宽大,黄绿色,前胸盾,半月形,左右各有1黑褐斑。体背面有1紫褐色哑铃形大斑,边缘发蓝。胴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,上生刺毛与毒毛,其中以3、4、10、12节者较大,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枝刺。气门红绿色,上下边缘深绿色,气门淡黄色,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,上有黄毛,腹部淡黄色。臀板上有2个黑点,胸足极小,腹足退化,第1~7腹节腹面中部各有1扁圆形“吸盘”。体中部两侧各有两条蓝色纵纹。

蛹:长11~13毫米,椭圆形,肥大,黄褐色。茧石灰质坚硬,椭圆形,茧上有数条灰白色与褐色相间的纵纹,似麻雀蛋,紧贴于枝干上。

(2)发生规律

一年发生1代,以老熟幼虫在树杈、枝干上结茧越冬。翌年5月中、下旬开始化蛹,蛹期15天左右。6月出现成虫,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,卵产于叶背,单粒散产,1个叶片可产几粒,半透明。卵期7天左右。7月幼虫陆续老熟,在枝干等处结茧越冬。

褐边绿刺蛾别名绿刺蛾、青刺蛾、黄缘绿刺蛾、四点刺蛾、曲纹绿刺蛾等。分布地域广泛,几乎遍及全国。

褐边绿刺蛾寄主广泛,食性较杂。主要危害法国梧桐、海棠、白蜡、刺槐、山楂、杨、柳、榆、桑、紫荆、梧桐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杏、枣、柿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长15至16毫米,翅展36至40毫米,体绿色;复眼黑褐色。头胸背绿色,胸背中央有1条棕色纵线,腹部灰黄色。下唇须棕色。前翅绿色,基部有1暗褐色大斑,外缘为灰黄色宽带,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,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。翅背面灰绿色。前翅的前缘与外缘及后翅前缘呈暗褐色,前后翅缘毛浅棕色。触角褐色,雌虫触角丝状;雄虫触角近基部十几节为单栉齿状。

卵:扁椭圆形,淡黄绿色,长径1.3至1.5毫米,短径0.8至0.9毫米。
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5至28毫米,宽7至8.5毫米,略呈长方形,初黄色,后稍大为黄绿至绿色。头小,黄褐色,缩于前胸下。前胸盾上有l对黑斑,背中线黄绿至浅蓝色,亚背线部位有10对刺突,气门下方有8对刺突,刺突黄绿色,生有毒毛,毒毛顶端近棕褐色,气门上线及气门线呈蓝、黄色相间的纵带。胸足浅黄绿色,无腹足,每腹节的中部有1个扁圆形的吸盘,腹部共有7个吸盘。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,呈球状。其毒毛有刺,伤人痛痒难忍,所以俗称洋辣子。

蛹:卵圆形,长15至17毫米,宽7至9毫米。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,后渐变为黄褐色。

茧:椭圆形坚硬,长14至16毫米,宽7至9毫米,颜色多与寄主树皮色相同,一般从灰褐色至暗褐色。

(2)发生规律

一年发生1代,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或地下的茧中越冬。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,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期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卵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,多产于叶背主脉附近,每雌成虫产卵150余粒,卵期7天左右。幼虫于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,8月危害最重。幼虫共8龄,少数9龄,初孵幼虫在原处取食卵壳,1天后蜕皮,并将蜕下的皮吃掉,以后幼虫开始啮食寄主叶肉,稍大后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,6龄后则将叶片全部吃光,仅剩叶脉。低龄幼虫有群集习性,4龄后逐渐分散危害。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陆续老熟,多入土或在树枝干上做一石灰质的茧越冬。

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。分布于华北、东北、西北、华中、华东、华南、西南等地。主要法国梧桐、白蜡、大叶黄杨、榆、杨、柳、泡桐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

成虫:雌成虫体长13~18毫米,翅展28~35毫米;雄成虫体长10~15毫米,翅展约30毫米。体、翅暗灰褐色。腹面及足色较深,前翅灰褐稍带紫色,前翅外缘较直,臀角弧弯,内半部与外线以外带褐色并稍具黑色雾点,外线明显暗褐色与外缘略平行,横脉纹为1个黑色圆点。自前缘至后缘有1条向内倾斜的褐色条纹,斜纹内侧略上方有一褐色斑点,雄蛾较明显。后翅暗灰褐色,外缘有褐边,缘毛灰褐色。

卵:长椭圆形,扁平光滑,长约1毫米,初为淡黄绿色,后变为灰褐色。
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1~26毫米,宽16毫米左右。扁椭圆形,背部稍隆起,形似龟背状。全体绿色至黄绿色;背线白色,两侧有蓝绿窄边。体边缘每侧有10个瘤状突起,上生刺毛;每1列体节背面有2个小丛刺毛,第4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红点,较明显。

蛹:体长10~15毫米,近椭圆形。前端较肥钝,后端稍削。初为乳白色,后渐变为黄色。

茧:长12~16毫米,椭圆形,暗褐色,似鸟蛋。

(2)发生规律

一年1代,以老熟幼虫在树木附近浅土层中做茧化蛹过冬。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中旬化蛹,6月上旬羽化成虫,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。

成虫夜间活动,有强趋光性;白天隐伏在枝叶间、草丛中或其他荫蔽物下。卵多散产在叶背面,卵期6~8天,初孵幼虫停息在卵壳附近不取食,经1次蜕皮后先取食卵壳,再啃食叶肉,留下一层膜状表皮。幼虫集中栖息习性,大龄幼虫逐渐分散为害,高龄幼虫昼夜取食,共8龄,自6龄起,从叶片边缘咬食成缺刻甚至吃光全叶。老熟幼虫迁移到树干基部、树枝分叉处和地面的杂草间或土逢中作茧化蛹,其中腐殖质多的土壤及沙壤土结茧位置较深,离树干较近,入土较深也较密集;而黏重的土壤结茧位置离树干较近,入土较浅,较为分散。

绿刺蛾双齿绿刺蛾别名棕边绿刺蛾,棕边青刺蛾、大黄青刺蛾、小青刺蛾。主要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南、四川、台湾等省,日本也有分布。

双齿绿刺蛾寄主广泛,食性复杂。主要危害白蜡、枣、柿、苹果、海棠、贴梗海棠、紫叶李、桃、梨、杏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长9~11毫米;翅展23~26毫米。前翅绿色;基斑褐色;外缘线较宽,向内突出2钝齿其一在Cu2脉上,较大;另一在M2脉上。外缘及缘毛黄褐色。后翅稍带淡黄色,外线稍带褐色,臀角暗褐色。触角和下唇须为暗褐色。雌虫触角线状,雄虫触角双栉状。头顶和胸背绿色。复眼褐色,体为黄色。

卵:扁椭圆形,乳白色。长0.9~1.0毫米,宽0.6~0.7毫米。初产时乳白色,近孵化时淡黄色。

幼虫:体长17毫米左右,绿色,蛞蝓型,头小,大部缩在前胸内,头顶有两个黑点,胸足退化,腹足小。体黄绿至粉绿色,背线天蓝色,两侧有蓝色点线,亚背线宽杏黄色,各体节有4个瘤状突起,丛生粗毛,以后胸和第l、7腹节背面的一对较大且端部呈黑色,腹末有4丛黑色绒球状毛丛。

蛹:椭圆形,长9~10毫米,黄褐色。初乳白至淡黄色,渐变淡褐色,复眼黑色,羽化前胸背淡绿,前翅芽暗绿,外缘暗褐,触角、足和腹部黄褐色。

茧:淡灰褐色,椭圆形,略扁平,长11毫米左右,宽7毫米左右。钙质较硬,色多同寄主树皮色,一般为灰褐色至暗褐色。

(2)发生规律:

双齿绿刺蛾一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或树干伤疤、粗皮裂缝中结茧越冬,有时成排群集。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,蛹期25天左右,5月中、下旬开始羽化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对糖醋液无明显趋性。卵多产于叶背中部主脉附近,块生,形状不规则,多为长圆形,每块有卵数十粒,单雌卵量百余粒。成虫寿命10天左右。卵期7~10天。第一代幼虫发生期6月上旬~8月上旬。低龄幼虫有群集性,3龄后多分散活动,日间静伏于叶背,夜间和清晨常到叶面上活动取食,老熟后爬到枝干上结茧化蛹。第一代成虫发生期8月上旬~9月上旬,第二代幼虫发生期8月中旬~10月下旬,10月上旬陆续老熟,爬到枝干上结茧越冬,常数头或数十头群集于树干基部或粗大枝杈处。幼虫天敌有刺蛾广肩小蜂、绒茧蜂和蠋蝽。

中国绿刺蛾,别名中华青刺蛾,小青刺蛾、黑下青刺蛾、绿刺蛾、苹绿刺蛾等。分布于全国各地。主要危害白蜡、樱花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李、枣、桑等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长12毫米左右,翅展21~28毫米。头顶和胸背面绿色,腹背灰褐色,末端灰黄色。触角雄羽状、雌丝状。前翅绿色,基部灰褐色斑在中室下缘呈三角形,外缘灰褐色带,向内弯,呈齿形曲线;后翅灰褐色,臀角稍带淡黄褐色。

卵:呈块状鱼鳞形,单粒卵扁平椭圆形,长1.5mm,光滑,初产时稍带蜡黄色,孵化前变深色。

幼虫:体长15~20毫米,头小,棕褐色,缩在前胸下面,体黄绿色,前胸盾具1对黑点。背线两侧具蓝绿色点线及黄色宽边,侧线灰黄色较宽,具绿色细边。节生灰黄色肉质刺瘤1对,以中后胸和8~9腹节的较大,端部黑色,第9、10节上具较大黑瘤2对。气门上线绿色,气门线黄色,各节体侧也有1对黄色刺瘤,端部黄褐色,上生黄黑刺毛。腹面色较浅。

蛹:长13~15mm,短粗。初为乳白色,隔天后即变成黄白色,羽化前为黄褐色。

茧:扁椭圆形,暗褐色

(2)发生规律:

一年发生2代,以老熟幼虫在松土层中或枝干上结茧越冬。翌年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,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羽化后即可交配、产卵,卵多成块产于叶背,每块有卵数十粒作鱼鳞状排列。低龄幼虫有群集性,稍大分散活动为害。

桑褐刺蛾别名褐刺蛾、红绿刺蛾等。分布于华北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等地。主要危害杨、柳、榆、樱花、海棠、紫叶李、枣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长15毫米左右,灰褐色;触角雄成虫为羽毛状,雌成虫为线状,前翅中部有“八”字形斜纹将翅分为三部分,内、外线深褐色,前缘中央至后缘基部弧形,外线直,外侧衬铜色闪斑,在臀角处梯形;两线内侧浅灰色,衬影状带;后翅深褐色,前足腿节有银白色斑1个。

卵:扁长,椭圆形,初黄色,半透明。

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,圆筒形,黄绿色;背线较宽,天蓝色,每节每侧黑点两个;亚背线和枝刺有黄色型和红色型两种;体侧各节有天蓝色斑1个,镶淡色黄边,斑四角各有黑点1个;中后胸和第4、7腹节背面各有粗大枝刺1对,后胸至第8腹节每节气门上着生长短均匀的枝刺一对,各枝刺有端部棕褐色的尖刺毛。

蛹:圆形,黄至褐色。

茧广椭圆形,灰黄色,面光滑,质脆薄。

(2)发生规律:

一年发生1代,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的根际附近的土层中、草丛内、树叶等处结茧越冬。翌年6月化蛹,下旬成虫羽化,具强趋光性,成虫白天藏于隐蔽处,夜晚活动交尾产卵,卵散产或叠生在叶背边缘处。7月上旬幼虫孵化,8月下旬幼虫结茧越冬。

黑眉刺蛾。分布于河北、天津、北京、山西等地。主要危害丁香、紫荆、紫薇等多种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翅灰白色,体长6~8毫米,翅展20毫米左右。前翅中部有一淡褐色云形斑纹,外缘灰褐色,并有一列小黑点。

卵:扁平,椭圆形,透明,淡黄色。

幼虫:体长8毫米左右,近于龟形,翠绿至黄绿色,无刺毛;背部中央有绿色宽纵带1条,纵带内有淡黄色“八”字形斑纹9个,亚背线隆起,浅黄色,其上着生黑色斑点1列。

蛹:体褐色。茧  椭圆形,表面光滑,灰褐色。

(2)发生规律:

一年发生2代,以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。5月成虫出现,有趋光性,卵多散产于叶背。

纵带球须刺蛾别名小黑刺蛾。分布于河北、浙江等地。主要危害法国梧桐、柿树、紫薇、椿等园林植物。

(1)形态特征:

成虫:体长15~20毫米,翅展30~50毫米。触角雄成虫为栉齿状,雌成虫为丝状。头和胸背面暗灰。腹部橙黄,末端黑褐,背面每节有一黑褐色纵纹。前翅褐色至黑褐色。翅的内缘、外缘有银灰色缘毛。雄成虫前翅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,从中室中部伸至近翅尖,雌成虫此纹则不明显。后翅除外缘有银灰色缘毛外,其余为灰黑色;雄成虫后翅灰色。

卵:椭圆,黄色,1毫米左右。

幼虫:老熟幼虫长约25毫米,圆筒形,黄褐色,具黑色小斑点,背中线黄色;每节背中央黄色斑大,其上有黑色斑点2个;被枝刺,枝刺上刚毛黑色、粗硬;腹末黑色丛毛4个。

蛹:长椭圆形,黄褐色。茧  卵圆形,灰黄至深褐色。

(2)发生规律:

一年1代,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。翌年5~6月成虫羽化。

防治方法

1、对于不同的刺蛾的生活习性,采取不同措施,摘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,或在土中挖茧。

2、刺蛾成虫多有趋光性的习性,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。在成虫羽化期,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。

3、幼虫群集为害时,摘除虫叶,人工捕杀幼虫,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。

4、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,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/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~700倍液,或1.2﹪苦烟乳油800~1000倍液,或25%灭幼脲悬浮剂1500~2000倍液,或20%米满悬浮剂1500~2000倍液等。

5、幼虫大面积发生,可喷施用20﹪速灭杀丁2000~3000倍液,或50﹪辛硫磷乳油1000~1500倍液,或20﹪菊杀乳油1000~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。

6、也可可使用对环境友好,气味小,不伤害植物叶片的药进行喷雾。

7、保护天敌,如刺蛾紫姬蜂、螳螂、蠋蝽等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