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令技术‖夏季谨防银杏黄化病

银杏树是一种观赏价值高、树龄长、病虫害较少的优良绿化树种,素有百毒不侵的美誉。按照生长规律,银杏树的叶子在8月应该是绿色,再逐渐由绿转黄,到10月深秋季节变成鲜艳的鹅黄色,再纷纷落下,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但银杏黄化病打破了这一规律,且该病在各银杏集中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,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,7月中旬至8月下旬病情迅速扩展,叶片颜色失绿,逐渐转变为灰褐色,呈枯死状。绿色的树叶变成枯黄或锗红色,先端部分黄化,呈鲜黄色,严重时全部叶片黄化,黄化病如得不到救治,影响了银杏树的景观效果不说,还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花芽分化,而且来年发芽迟、叶片小,甚至顶部出现脱帽秃顶的现象,亦会导致银杏叶枯病的提前发生,使整个叶片变褐、枯干而大量脱落。

黄化的植株还较易感染叶枯病,导致提前落叶,导致生长显著缓慢,种实产量下降,在叶子连续几年早枯后便会全株死亡。

(1)土壤微量元素失衡

有的地方土壤理化性质差,所谓“天晴一块铜、下雨一包脓(板结)”,有机质含量极低,过于板结、贫瘠和缺素又由于土壤呈强酸性,土壤中的钾、钙等元素缺乏(易被H+代换到溶液中而淋洗掉)。银杏树种植地的土壤微量元素失衡,导致银杏树“营养不良”。因根系生长发育差,苗势或树势弱致植株叶片黄化。

(2)肥料施用不当

银杏树长期施用化肥, 很少施用有机肥。另外, 施肥过多、过浓,会引起银杏树根系腐烂,吸收受阻出现黄化。

(3)低洼积水或土壤持水量过大

银杏根系为肉质,最忌水渍,若苗圃和造园地处低洼地段(块),或造园地壕沟两端未挖通并与排水沟相连,或直接于低丘岗地上挖穴栽植而又未开挖围沟、中沟,银杏根系长期在地势低洼处或者是田垌中间排水不畅的地方。根系因窒息而严重生长不良乃至腐烂, 引生黄化病。

(4)病虫害导致

银杏树发生根腐病等病虫害,侵染根系致根腐病渐溃烂,吸收水、养分的功能甚至丧失, 则叶片萎蔫渐黄化、干枯,导致黄化病。

(1)改良土壤

选择土壤相对疏松、肥沃、排灌水便利处育苗或造园。加强育苗或造园前后的土壤改良,如增施有机肥如:畜禽粪、火土灰、绿肥等和生石炭,如生石炭属碱性肥料,中和土壤酸性,使银杏根系能较好地吸收磷元素, 培肥地力。

(2)良性施肥

根据树势、挂果量确定施用量及次数,一般1年施肥4~5次为宜,第一次3月上旬进行,以速效氮肥为主;第二次于4月下旬进行,以复合肥为主,增施适量钾肥;第三次于6月底到7月初进行,要求氮、磷、钾全面配合施用;第四次于9月中下旬进行,以氮肥为主,适量配施磷、钾肥。施肥方法以开放射状沟施或在树冠投影下用钢钎打30厘米左右深的洞施入为好。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多追肥,挂果lOkg的银杏树,追氮肥0.8kg,磷肥1.5kg,钾肥1kg,硫酸锌肥8O至10Og,增强抗病力。施多效锌:5月下旬每株苗木施多效锌140g,发病率可降低95%,感病指数也明显降低。在银杏周围种植绿肥或套种豆类,以固定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,冬季进行深翻护穴,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,控制黄化病的发生。在银杏生长季节,叶片失绿转黄时,喷150至200g的黄腐酸二胺铁液或20倍硫酸锌液,二者交替使用,隔10至1 5天一次,连喷3至5次,可达到叶片转绿,促长的目的。

(3)注重排水

降低地下水位,排除渍水, 改善根际生长环境。选择有明显落差的田块(地块)育苗;在低山、低丘岗地造园应作水平梯田;同时,无论何种地段圃地或造园地均应开挖围沟和中沟。天气干旱或雨涝时,要及时浇水或排水,注重雨后清沟排渍、中耕,以增强树势,防止土壤积水,加强松土除草,改善土壤通透性能,保证银杏正常生长。

(4)防治虫害

及时防治蛴螬、蝼蛄、金针虫等地下害虫。加强田间的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、提高植株抗逆性,同时辅以药剂防治,如用1:1:160波尔多液或75%多菌灵800倍每隔半月交替喷雾1次,连续3~4次。抓好冬季清园,清除病害侵染源,并在病害发生初期,选用70%甲基托布津、5O%多菌灵或75%百菌清800~10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10~15天喷1次,连用2~3次,防治叶斑病。加强田间管理力度,如圃(园)地开排水沟与及时清沟排渍、雨后抢晴中耕除草,进行旱季前作遮阴或树盘覆盖,拔除病苗并用生石炭或硫酸亚铁作土壤消毒,病后植株叶面喷施甲基一托布津或75%多菌灵500~800倍液以防治根腐病。

(5)提高栽培技术

银杏栽植的技术要求是“苗正、根舒、浅实”,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,却因种种原因而不顾栽植质量。栽植过深、过浅、窝根都有可能诱发黄化病。植后作短截处理,防止由于地上部分芽量大,萌芽、展叶、抽梢无法从根系获得必需的水、养分而引起黄化病。最好在秋末冬初种植银杏,因为此时植苗因地温、气温尚高,植株受伤的根系能得以愈伤并产生一定量新根,翌春根系不仅转入正常生长且萌动先于芽体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