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
识别蚜虫防治
体小而软,大小如针头。
概述
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,又称腻虫。蚜虫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,由于大量分泌蜜露,因此也叫蜜虫。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,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,多以卵在树木的枝条上越冬。蚜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,可分为干母、干雌蚜、迁移蚜、侨蚜、性母、有性蚜等几个生活阶段。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,即春、夏两季为孤雌生殖,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。蚜虫多以卵越冬,春天危害后,迁飞到其他植物上继续危害,秋季入冬前又回到寄主上危害过冬。因此,春夏两季,防治好蚜虫,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。
蚜虫一般多以群集为害,主要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养分,成蚜、幼蚜群聚于叶片、嫩茎、顶芽、新梢上,危害后常引起枝叶变色,叶片褪色、卷曲、皱缩或形成虫瘿,花蕾不能正常开花;蚜虫还大量分泌蜜露、粘污叶面,不但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,常诱发煤污病的发生,使叶片变黑;有些种类还是植物病毒病和其他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。蚜虫也影响园林植物生长,降低观赏价值,严重时甚至造成植株死亡。
主要蚜虫
桃蚜
别名桃赤蚜、烟蚜、菜蚜。主要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寄主:桃树、樱花、月季、蜀葵、海棠等园林植物。以卵在寄主的芽缝、裂皮缝内越冬。翌年寄主叶芽萌发时,卵开始孵化,群集于嫩芽和嫩叶背面为害。以5月份为害最严重,并大量繁殖产生有翅蚜,造成叶片卷曲和皱缩。6~7月迁飞到其他花卉和植物上繁殖为害,秋季又产生小高峰,9~10月又迁回到越冬寄主植物上,产生有性雌、雄蚜交尾产卵越冬。
桃粉蚜
别名桃大尾蚜、桃粉大尾蚜。分布全国各地。寄主:桃、杏、红叶李、樱桃、榆叶梅等园林植物。以卵在寄主植物的芽腋、裂缝及短枝杈处越冬。翌年寄主花芽萌动时,越冬卵孵化,产生无翅胎生雌蚜,群集于嫩梢、叶背上为害繁殖。5~6月间繁殖最盛,为害最重,并产生大量的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为害繁殖。桃粉蚜生活周期属乔迁型,10~11月产生有翅蚜返回越冬寄主上为害,并产生有性蚜,交尾、产卵越冬。蚜虫群集叶背危害,使受害叶片纵卷,产生大量分泌物,诱发煤污病,影响植物生长。
柏大蚜
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陕西、宁夏、云南等。寄主:侧柏。全年寄生于侧柏,为留守型。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0多代,以卵和无翅胎生雌蚜,于树皮缝和背风处的密生枝丛内越冬。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,4月下旬产生胎生无翅蚜,5月上旬出现有翅孤雌蚜并进行迁飞扩散。5~6月为害最重,成蚜或若蚜均群集于背阴、或稠密小枝包围的中、下部枝条上,导致被害枝颜色变淡、表皮微变软、凹陷,严重者枝梢枯萎。同时,分泌大量蜜露,诱发煤污病。10月底出现有性蚜,11月陆续产卵越冬。
白毛蚜
分布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北京、天津、辽宁、吉林、宁夏、陕西等地。寄主:毛白杨、河北杨等。以卵在当年生芽腋处越冬。翌年春天,寄主叶芽萌发时孵化,多在叶背为害,以大树下的根萌条和低矮散生树上的虫口密度较大,其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污病。5月下旬至6月中旬、8月中下旬为高峰期,10月下旬陆续越冬。
刺槐蚜
分布于辽宁、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陕西、新疆等地。寄主:刺槐、紫穗槐等豆科植物。多以无翅孤雌蚜在地丁、野苜蓿等杂草根际处越冬,少数以卵越冬。翌年3月在越冬寄主上大量繁殖,至4月中、下旬产生有翅孤雌蚜,5月初迁飞扩散至刺槐、槐树等豆科植物上群集为害,造成芽梢枯萎、叶片卷缩、不能正常开花。10月份后逐渐产生有翅蚜,迁飞到越冬寄主上繁殖为害并越冬。
柳黑毛蚜
分布于陕西、内蒙古、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山西等地。寄主:柳树以卵在柳树枝条上越冬。翌年3月柳树发芽时越冬卵开始孵化,5~6月间大量发生,多数世代为无翅孤雌蚜,仅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生有翅孤雌蚜。蚜虫布满叶片,产生大量蜜露,排出的蜜汁落下如微雨,使地面呈现一片油褐色,枝叶上布满粘液而诱发煤污病,使柳树生长衰弱。10月下旬产生雌雄性蚜,交配后在柳枝上产卵越冬。
杨花毛蚜
分布于华北、华东等地。寄主:毛白杨、河北杨、北京杨等。以卵在当年生芽腋处越冬。翌年春天,春季干母寄生在嫩梢、叶柄上,特别是嫩梢与叶柄分叉处最多。幼蚜常群集在嫩枝上,有时嫩叶背面也有。危害严重时常使被害嫩枝变形,枝干变黑,其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污病。5月下旬至6月中旬,8月中下旬为高峰期,10月下旬陆续越冬。
棉蚜
别名瓜蚜,俗称腻虫。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寄主:大叶黄杨、蜀葵、海棠、紫叶李、花椒、石榴、木槿、扶桑、紫荆、菊花等。世代交替,一般以卵在寄主枝条上或枯草的基部越冬。翌年春3~4月份孵化为干母,在越冬植物上孤雌胎生,繁殖3~4代,4~5月间产生有翅胎生雌蚜,5月中旬出现高峰期,6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到夏季寄主上为害。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,从夏季寄主迁回越冬植物上,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他处飞来的雄蚜,交配后产卵,以卵越冬。棉蚜刺吸叶背、花蕾,造成植物卷叶,其分泌物造成煤污病,影响植物正常生长。
月季长管蚜
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北京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等地。寄主:月季、蔷薇、十姊妹等园林植物。以卵在蔷薇科植物芽腋及枝条裂缝中越冬。翌年春季寄主萌发后,越冬卵孵化并在新梢嫩叶上繁殖。从4月上旬开始为害嫩梢、花蕾及叶背面,有时可盖满一层。4月中旬起有翅蚜陆续发生,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,5月中旬是第一次繁殖高峰,7~8月高温和连续阴雨天气,虫口密度下降。9月后虫口密度又开始上升,10月上中旬有翅雄蚜和无翅雌性蚜在蔷薇科植物上交配产卵,陆续进入越冬状态。
栾多态毛蚜
别名栾树蚜虫。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西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寄主:栾树、黄山栾等。以卵在幼枝芽苞附近、树皮伤口、裂缝中越冬。翌年4月上旬,栾树刚发芽时,越冬卵孵化出若蚜,多栖息在芽缝处为害,表面不明显。4月中下旬开始胎生小蚜虫,出现大量有翅雌蚜,进行迁飞扩散,4月下旬至5月为害最重。枝梢、嫩叶常布满虫体,使新梢不能萌发或萌发的新梢扭曲变形,可诱发煤污病,影响栾树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。6月中旬后虫口密度逐渐减少,9~10月滞育若蚜开始发育,10月底雌雄交尾后产卵越冬。
紫薇长斑蚜
分布于华北、西北、华中、华南、华东等地。寄主:紫薇,以卵在寄主芽腋、树皮裂缝中或其他寄主上越冬。翌年春季萌芽时卵开始孵化,产生无翅孤雌蚜。以6~8月为害最重,枝梢、叶片背面上布满虫体,刺吸叶内汁液,易造成黄叶、落叶,并排泄大量蜜露,从而引起煤污病,枝、叶变黑,不能开花。随着气温升高而产生有翅蚜迁飞他处,10月后产生有翅蚜,陆续迁移至紫薇新梢芽腋处产卵越冬。
秋四脉绵蚜
别名榆瘿蚜、榆四脉绵蚜、高梁根蚜等。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南等地。寄主:榆树、禾本科等植物。以卵在榆树皮缝中越冬。翌年3~4月间越冬卵孵化为干母。干母爬到当年生新叶背后固定取食,被害处先形成红色斑点,叶组织受到刺激,以后叶面逐渐向上凸起组织增生,最后形成瘤状虫瘿。干母包于瘿中,雌蚜进行孤雌生殖,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破瘿飞出,迁移到禾本科作物或杂草根部孳生繁殖。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产生有翅性母,再回迁到榆树上,孤雌胎生性蚜,交尾后产卵越冬。
白蜡树卷叶绵蚜
分布于四川、河南、河北、天津等地。寄主:白蜡、绒毛白蜡等。世代交替,一般以卵在寄主枝条上或枯草的基部越冬。翌年春3~4月份孵化为干母,在越冬植物上孤雌胎生,繁殖3~4代,4~5月间产生有翅胎生雌蚜,飞到夏季寄主上为害,刺吸叶背、花蕾,造成植物卷叶,其分泌物造成煤污病,影响植物正常生长。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,从夏季寄主上迁回越冬植物上,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他处飞来的雄蚜,交配后产卵,以卵越冬。为害叶片时,常造成叶片横卷,畸形成拳头状。
绣线菊蚜
别名苹果蚜、苹果黄蚜。分布:河北、天津、北京、山东、内蒙古等地。寄主:绣线菊、贴梗海棠、西府海棠、樱花、苹果、榆叶梅、杜梨、山丁子等。以卵在寄主枝条裂缝、芽苞附近越冬。翌年4月初寄主萌芽后,越冬卵孵化。4月中下旬出现有翅胎生雌蚜并迁飞扩散。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害较重,成蚜、若蚜群集吸食新梢、嫩芽和新叶的汁液,受害叶片向叶背横向卷曲,影响生长发育。6月下旬虫口密度下降,9月中旬蚜量又有所增加,10月产生有性蚜,雌雄交尾、产卵越冬。
综合防治技术
1、结合植物修剪,剪除有虫卵的枝条;
2、树木萌芽前,喷洒45%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,消灭越冬卵。
3、可用莱恩坪安瑞青(原叶虫净)稀释500—800倍液喷雾,也可用莱恩坪安瑞刺(原蚜虱拦殆)稀释500—600倍液进行喷雾。
4、黄色薄型塑料板诱杀有翅成蚜。
5、室内花卉中发现少量蚜虫时,可用毛笔蘸水刷净,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,既杀灭了蚜虫,又洗净叶片,提高了观赏价值和促进叶面呼吸作用;也可以采用1∶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,泡制4小时后喷洒,或用红辣椒50克,加水30~50克,煮30分钟,过滤后喷洒。
6、保护天敌,蚜虫类的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、龟纹瓢虫、中华草蛉、食蚜蝇、小花蝽、蚜茧蜂等,要加以利用和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