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考泡桐

一、苗木简介

兰考泡桐(学名:Paulownia elongata S. Y. Hu)是玄参科泡桐属植物,乔木高达10米以上,树冠宽圆锥形,全体具星状绒毛;小枝褐色,有凸起的皮孔。叶片通常卵状心脏形,有时具不规则的角,长达34厘米。花序枝的侧枝不发达,故花序金字塔形或狭圆锥形,长约30厘米。蒴果卵形,稀卵状椭圆形,长3.5-5厘米,顶端具长4-5毫米的喙,果皮厚1-2.5毫米;种子连翅长约4-5毫米。花期4-5月,果期秋季。 

分布于中国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湖北、安徽和江苏,多数栽培,河南有野生。 

集中分布在中国河南东部平原和山东西南部地区。喜光、喜肥、怕旱、怕淹。该种一般很少结籽,但它的干形较好,树冠稀疏,发叶晚,生长快,其吸收根主要集中在40厘米以下的土层内,不与一般农作物争夺养料,故适于农桐间作,兰考泡桐是中国北方地区进行农桐兼作的好树种,在中国河南等地已普遍推广。 [1] 兰考泡桐在花落之后长出大叶,叶子密而大,形成的树荫具有很好的隔光效果,是优良的绿化和行道树木。 

二、栽植技术

栽植

通常有2种方法:根桩造林和大苗造林。根桩造林是将小苗在起苗之前,进行平荐,将小苗直接移植到山上造林。而大苗造林是将4年生的泡桐树苗包好包装和运输,运送到造林的地方。埋树苗时适当的浅栽,培土至根茎的部位10-15厘米,将泡桐和杨树、杉木混合造林,将可以更大的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,促进杉木、杨树和兰考泡桐的产量。竹筒混交更能够减缓泡桐的病虫危害。 

抚育

兰考泡桐生长到其后3年左右,抑制它的顶端效应,要进行修剪树枝,第2年每株施复合肥0.5千克,第3年摘除花蕾,促进兰考泡桐的生长,增加了它的产量。将生长不良的1年的生幼树在春季树液流动前,将泡桐靠近地面的那一侧截断,待到幼苗生长至15厘米时留一株生长状况最好的,剩余全部去除。每年要进行松土和除草工作2-3次,早春时对树干进行修剪,剪去其树枝的1/2。 

三、病虫防治

会产生的病虫害有大袋蛾炭疽病等。例如发生大袋蛾虫害时,可以在6、7月份中旬2龄幼虫的盛期在树干上进行打孔:每株打3个孔,每个孔内要注入5%的久效磷4-6毫升,然后用泥土堵住;或者使用敌百虫或杀螟松1000倍液进行毒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