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泡桐

一、苗木简介

毛泡桐(学名:Paulownia tomentosa (Thunb.) Steud.)是玄参科泡桐属植物。乔木高达20米,树冠宽大伞形,树皮褐灰色;小枝有明显皮孔,幼时常具粘质短腺毛。叶片心脏形,长达40厘米,顶端锐尖头。花序枝的侧枝不发达,长约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,故花序为金字塔形或狭圆锥形,长一般在50厘米以下。蒴果卵圆形,幼时密生粘质腺毛,长3-4.5厘米,宿萼不反卷,果皮厚约1毫米;种子连翅长约2.5-4毫米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 

分布于中国辽宁南部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和江西等地,通常栽培,西部地区有野生。日本、朝鲜、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种栽培。生长于海拔可达1800米的地带。较耐干旱与瘠薄,在中国北方较寒冷和干旱地区尤为适宜,但主干低矮,生长速度较慢。 

分布于中国辽宁南部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和江西等地,通常栽培,西部地区有野生。日本、朝鲜、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种栽培。生长于海拔可达1800米的地带。较耐干旱与瘠薄,在中国北方较寒冷和干旱地区尤为适宜,但主干低矮,生长速度较慢。 

毛泡桐的生态习性毛泡桐耐寒耐旱、耐盐碱、耐风沙、耐大风风沙。它对气候有广泛的适应性。它在38℃以上的生长受到影响,其绝对最低温度被冻结在-25℃。本种是抗旱和贫瘠的,特别适合在北方寒冷和干旱的地区,但它的树干低,生长速度慢。土壤酸碱度为6~7.5时生长最好。

二、栽培技术

接干时间

对栽植1-2年生的毛泡桐进行接干。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间。这段时间树液已开始流动,芽刚刚萌发,并且此时接干剪口愈合快,接干直立程度较大,接干效果最好。留床苗和栽植1年生幼树接干时必须在树液流动前进行,此时对幼树今后生长抑制性不大,可忽略其缓苗期。 

接干技术

选芽:毛泡桐幼树人工剪梢接干是为了刺激剪口处萌发旺盛的新梢。剪口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接干效果的好坏。因此,第一选留剪口芽要饱满。第二选留剪口芽要位于树杆组织充实的部位。第三选留剪口芽要尽量选顺风向生长的芽,以防风折。

剪梢:距选留芽以上1厘米左右剪断,并应剪成与主干成45°角的斜面,一般可剪去幼苗主干顶稍10-20厘米。多数2年生毛泡桐,因其生长旺盛会发出多条分枝,没有明显主干,剪梢时应剪去最上面1对对生枝,刺激剪口下边萌发隐芽,并从中选1个生长旺盛且直立的萌芽作为接干枝。同时对留作接干萌芽下部的侧枝进行短截,一般剪去侧枝长度的1/2或者1/3,以保证接干萌芽的旺盛生长。 

抹芽:经过剪梢后。剪口周围会萌发出很多副芽,当生长到10-15厘米左右时,选生长位置和直立度好且发肓健壮的芽留作接干枝,其余的芽全部抹去。 

平茬:剪梢接干使剪口下面树干上的侧芽受刺激后也迅速萌发,形成接干新梢的竞争枝,将影响接干枝的生长发肓。对这类枝条,可采用摘心的方法及时控制,保持接干新梢生长的优势地位。 

三、养护管理

泡桐栽植地要选高燥不积水之处,以免烂根。因其生长迅速,叶面积大,在移栽时株行距应适当大些。

绿化用苗定植后要及时定干,随时修去萌蘖枝叶,枝条受伤不宜愈合,修枝要适当。入秋要控制水肥,以免生长过旺,停止生长延迟,造成越冬灼条。

泡桐易得丛枝病,应注意选用实生苗。泡桐适应性强,生长旺盛,管理较为粗放。

泡桐属的物种都是阳性树种,最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砾土,它喜土壤湿润肥沃,以PH6-8尾号,对镁、钙、锶等元素有选择吸收的倾向,因此要多施氮肥,增施镁、钙、磷肥。泡桐虽然适应性强,却忌泡水。